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隨筆「鼎甲窯」

隨筆「鼎甲窯」

神僊眷侶的衣裾

—知足,寫意,入道深

撰文:王美霞 / 攝影:方姿文 


初識康康,是一個初秋的夜晚,

與曾名揚學長夫婦在雲山坊用膳,

餐罷,驅車至鼎甲窯,鼎甲窯在善化。

善化,原是寂靜小鎮,

微霜秋夜更是深闃十分。

車子在隱蔽巷弄停下,

眼前古意十足的門檻與屋廊,

門口站立兩位主人,

一襲長衫,臨風微颺,

彷如今之古人。


女主人頭戴一方圓頂布帽,

臉上笑意盈盈,

她就是康康,手染服設計師,織足工作室主人。

之後,與康康相識日深,她的溫婉一如當時,

寡言嫻靜也與當日無異,

方知,學佛入道遊走於藝術與宗教修持之間的她,

如此情性已成本色。 

2007年,黃怡文、康月足由台北島內移民至濁水溪以南,
尋尋覓覓一方創作淨土的他們

在善化創建【鼎甲窯】。

沿省道台一線轉入東勢寮穿過鐵道

轉入一片竹籬巷道,

便是鼎甲窯所在地。

此處巷弄寂靜,偶有一、二輛車行其中,

平日裡,自取一方大千界,

果真有「結廬在人境」的意趣。

黃怡文從事陶藝創作,妻子康月足專注服裝設計

兩人皆好淨雅簡單的美學,

無論是陶藝作品或手染服飾,

在素樸的色澤中,

化蘊圓滿的生活哲學。



康康常說:「我的東西都很簡單,其實人生就是簡單比較好。」

在她的作品裡,特別有不假雕飾的留白,

流洩一派自在與寬暢。


對於手染衣,康康有她的顏色哲學,

她說:手染的衣服染料取自於天然植物礦石,

這是很值得珍惜的,

因為,一件衣服穿在身上,

與我們的肌膚接觸,

也與我們的氣息呼吸相生相應,

所以從自然取得的材料,

才是符合生命的素材。

一件衣服穿在身上,

隨著時間流轉,它會慢慢褪色,

再由深濃轉成灰樸的色層裡,

我們看到流光暗度的痕跡,

也看到歲月在我們的衣袖之間寫下的印記,

「那是很珍貴的顏色。」康康如是說。


至於蠟染,是一個結合手繪、作蠟的繁複藝術,

以蠟作畫,每幅作品都是精雕細琢的工程。

康康說:「每一幅作品在反覆的作畫、封蠟過程中,

創作成為一段冥冥中與布料契合,

與顏色對話的過程,

因為過程太過於繁複與高難度,

使得你無法猜測除蠟之後的預期成果,

不斷地反複地投注心力,

才能臻於美善的成品。

於是,創作過程讓你體會機運,

體會天意,

更體會珍惜當下完成結果的喜悅。」

所以,她相信創作彷如修禪,

諦聽天籟,在純熟的技巧之外,

也有一份了悟的生命哲學,

在布紋中一氣呵成地寫就,

每一份作品都蘊含著深遠的意境與寬廣的空間。


黃怡文的陶藝品,

一樣有著深沈的宗教偈趣。

他的陶藝師承杜輔仁老師,

杜老師在喝茶、看書,以及談品味、閱佛經中提攜觀念,

經此啟蒙之後,他潛心體悟陶藝精神,

深知拉坯、燒陶原來不只是技巧的刻意展現,

更是心靈境界的表達,

他說:「每個作品都是一份禪、

一份寧靜以及一份如實的生活味」,

所以,他的作品有一種靜定的氣度,

也有禪思的體悟與對話。


他的創作色澤低調沈穩但富有層次變化,

線條樸素簡約,

初看不起眼,但細細品味饒富賞玩興味,

康康的植物染布,亦由黃怡文調顏配色,

沈穩的色層,不搶眼卻耐看,

兩人一作手染、蠟染;一作陶藝

陶畫相依,天成絕配,

令人稱羨。






【鼎甲窯】所居,

是一個創作的場域,

也是一個生活的所在。

我喜歡在偶爾靜止的生活節奏中,

拜訪他們的屋舍。

室內擺設古樸,有一長桌

桌長寬暢,捧一碗素茶,

慢慢啜飲,與康康靜話家常,

耳邊繚繞一曲梵唱古琴的音樂,

果有古人「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的意趣了。





 屋內轉角,或者臺櫃桌面,
信手擺就一、兩瓣花朵或枝枒,
隨時間漸漸褪去嫩綠、紅豔
轉成淡淡的褐,或者深沈的紅
在桌紋肌理間
寧靜躺著,凝視光影
訴說時間在天地間寫下的痕跡
訴說每個剎那流轉之際
曾經有過的故事,
鼎甲窯的每個角落,
都是一個藝術空間的展現。










去年兩位神仙眷侶在台南市東門東門美術館展覽,

我有幸參與主持開幕茶會,

之後,在方圓美術館參展時,

為兩人撰文介紹,並作一聯對句:

「「鼎甲乾坤釉 織足日月禪」

兩人四月將攜手在新營文化中心聯展,

展出陶藝、蠟染畫及手染衣。

因以此聯為記,

記我與康康的相識情緣,並祝

參展成功圓滿。


  • 分享至:   

「四書約茶」的筆記


同分類文章

澎湃的文學辦桌

澎湃的文學辦桌

花與夢的茶席

花與夢的茶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