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秋天,
與一群好友走訪日本智慧型建築,
這個見學團由工研院簡仁德教授領隊,
張芳民總經理擔任團長,
成員由南到北組成,
都是台灣目前知名的建築師、設計師,
在日本每一站的學習既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也是友朋論壇教學相長,
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菁英團隊,
幾天下來,
默契十足、感情亦深,
因此,至今仍然持續互動、互相學習。
6月6日,
一行人相約到晶美術館的美學之旅,
是疫情解套後,
第一次「班遊」,
大伙兒極度開心。
原先預計報名人數20人,
沒想到聞風而來的更多好友,
濟濟一堂,
名單攤開一瞧,
果真是各路英雄好漢在一家了!
這次我來導覽、講解齊白石的藝術,
真是妙不可當的經驗,
因為,來評賞者都是專家,
有問、有答,也有共參討論,
互動熱絡,
我只能用兩字:「識貨」!
來形容我這一群日本智慧見學的好同學!
在QA時間,
姜榮寬董事長分享了他以鳥類專家的知識,
解讀齊白石《三英圖》的可貴,
真讓我受教了,
陳政雄、高麗貞賢伉儷也從中國傳統藝術談到台灣當代藝術,
從她對於晶美術館深深的肯定與期許中,
我才發現,這幾位都是當代大畫家呢!
沒想到,我用生命與愛的體悟去看齊白石的藝術,
能得到大家的共鳴,
這是一個幸福的美學共好之旅。
齊白石曾說自己的藝術裡,
第一是詩,
第二是印,
第三是字,
第四是畫。
齊白石的詩,
素樸接地氣,
賞玩甚有深趣。
至於刻石,更是一絕,
平生刻印超過300顆,
個個都是佳作,
他鐫刻印石,
下手只作沖刀,
絕不回刀,
這個刀法啟發我甚多人生體悟,
沖刀而出,
一路到底,
必須謀定而後動,
才能得其方圓。
回刀,或許可以求得字體圓融柔潤,
但是,人生一再回刀便失本真了!
齊白石刻印偏愛用青田石,
青田石易脆價賤,
隨處可得,
因為石材甚軟,
沖刀下手時見破口,
破,就破吧!
接受生命、與人事、與美的,破!
齊白石的刻印反倒在「破」的美學中,
勇敢面對缺陷,
也體現完美。
「美,就是我說了算!」
千利休這麼說,
齊白石也這麼做,
我很喜歡齊白石刻印的殘缺之美。
想想:
凡人此生,
一旦入世,難免殘損,
李商隱說: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世事未能盡如人生,
如何但求無愧於心,
看待人事滄桑起落,
而識得晚晴之美呢?
齊白石只下沖刀的勇氣,
是值得一再玩味的。
備註:
朋友總是老的好!
感謝這一天
一起度過溫馨同學會的好朋友:
姜榮寬董事長、陳玉葉負責人、姜宇芩設計師、廖振昌董事長、吳明利経理、王鳳龍、吳奕萱、簡仁德主任、陳慧敏、劉子瑋總經理、陳柏宗建築師、李怡瑾、陳又瑋、黃仁儒董事長、鐘雪真、黃湘凌、黃崇耘、陳政雄建築師、高麗貞、陳志元、孫靜源董事長、顏晴秋、徐宋林設計師、翁亦玟代書、廖明隆建築師、許智強縂經理、羅時麒組長、黃文娟、羅郁惠高瑞偉總經理、施正一建築師、劉登和經理、鍾振武部經理、傅玉梅、陳柏宏建築師、陳彥安、江德明總經理
孫櫻芬、陳桂蓮總經理、廖婉婷經理
郭林勇律師、鄭幸枝
- 分類
- 南方書寫 - 浮光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