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吞下一塊木頭的決心

吞下一塊木頭的決心

《臺南好職人.13》吞下一塊木頭的決心
 
今日podcast主題:
【好樂藝】當代魯班,心之藝
—人間國寶傳統木雕工藝大師陳啟村
 
【好職人的一句話》】
生活因藝術而豐富,
生命因創作而永恆。
        --陳啓村
 
收聽網址:
Apple:https://pse.is/3tvpw3
KKBOX:https://pse.is/3thl83
Firstory:https://pse.is/3txmtx
Spotify:https://pse.is/3sunl9
Google:https://pse.is/3ryt9a
Soundon:https://pse.is/3u2p3l
 
鎮海國小的畢業典禮才剛結束那一天,
他就坐上迢迢的公車路,
到府城,
在寶美樓下車,
走到民權路雕刻店拜師學藝,
那一年,
陳啟村才13歲。
 
帶他去雕刻店的阿伯
正在與師娘談論拜師學藝的細節時,
他站在雕刻店裡,
彎下腰,拿起一塊1公分見方的木屑,
含在嘴裡許久,
陌生卻又熟悉的木頭香,
沁入他的眼、耳、鼻、舌、身、意,
彷彿有一股冥冥命定的緣合,
讓十幾歲的陳啟村與這方木頭有了契合,
他把木頭吞下去,
在心中告訴自己:「我要一世人都做雕刻!」
 
當時的陳啟村,
一件短衫、一條短褲、一雙拖鞋,
身無長物就走入雕刻店,
跟著福州派林依水師傅學功夫,
「光華佛像店」是陳啟村學習木雕的啟蒙地。
 
雕刻店的對面,
是社教館,
時不時都有藝術大師在那裡佈展,
隔著一街,
看見大師身影來去,
陳啓村心生嚮往,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進入藝術殿堂陳列。
 
那一年,那個孩子的心願,
化成一條澎湃的長河,
源源不絕流淌在血液裡。
 
鹽工出身的孩子,
比別人更刻苦、更加倍努力,
因為他知道:
當年的遊戲規則,
拜師,口說為憑,閒話一句,
若熬不住離開師傅,
一輩子就得離開這一行,
所以,當學徒就是:認命。
 
願望有多高,
宇宙就有多少方圓,
一心求藝,
無畏艱難。
 
於是,多少年的千錘百鍊後,
1989年他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
2020年榮獲「文化部登錄人間國寶傳統工藝木雕保存者」,
以及「國家工藝成就獎」的至高殊榮。
陳啟村,讓自己站成一位藝術大師的高度。
 
在「陳啟村工作室」談著雕刻的學徒之路,
陳啟村總是描述得雲淡風輕,卻又寓意深刻。
他喜歡泡茶,
品茗一杯,
淡淡清甜,入喉甘醇,
我覺得手中那一盌高山茶,
像極了他的人生路,
是時間寫成的芳香。
 
他最喜歡說的是:
1989年,獲得奇美藝術獎時,
他才26歲,初立基業,
奇美藝術獎金的挹注與鼓勵對當時正在創業的他,
真的幫助很大,
頒獎時,許文龍先生曾勉勵每一位得獎者:
「受奇美獎鼓勵的年輕藝術家,
未來有成就,不用拿來回報奇美,
而是要把這份獎金化做藝術的動力,
再傳下去。」
 
陳啓村五十歲事業基礎穩固後,
就把許多獲獎的獎金也都捐出去,
愛,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奇美博物館的愛如此,
陳啓村的愛也是一樣,
佈施盈滿美善人間。
 
他自在微笑地說:
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樣的藝術大師,
才是臺南值得驕傲的人間國寶。
 
【文摘】
1.學徒的心法
前三年,陳啓村只做打掃、開關店門、燒煮洗澡水,學習應對,漫漫三年的日子過去了,年輕時覺得一事無成、委屈度日,後來,他才真正體悟學徒生涯不僅是技法傳承,更是心法傳承,三年時間,讓他的心態都改了,心也靜得下來,蹲得下,也熬得過,就可學習扎實的雕刻功夫了。四年是上天的考驗,他用心揣摩師兄的手法,一一銘記在心,這是用心在雕刻的,功力錘成的一段珍貴路途。第四年,他開始從磨刀、修光、開面等技法循序漸進學習雕刻佛像的真功夫,當他初試啼聲時,在擘刀與雕工上純熟的技巧很讓師傅嘆為觀止,其實,陳啓村在三年打雜的時間裡,除了動心忍性之外,也觀察師傅們的刻工技巧,每天把心法默記在心裡,為日後出師做好扎實的準備。
2.
19歲時,他開始全省走透透拍攝佛像之旅,走透透的旅程中,神像之美,舉手投足都讓他十分沈迷,他見識到福州派林起鳳、林邦詮、林福清等大師的雕塑風格,就像海納百川一樣地吸納並融合各家的優處與精神,為自己的佛像雕刻從傳統中再創新風貌。陳啓村說:「當年資訊不發達,一無所有的時空背景,卻一新追求窺見藝術之美,那份心路歷程,而今回想起來,是很珍貴的學藝本心。」一心求藝,險招盡出,求藝如求道,這是陳啓村成就大師之路的執著與堅持,因此,才能走出一條成功的大道。
3.謙虛學素描
他向畫家曾培堯學素描,嘗試在傳統神像中,注入現代寫實美學的人體比例。他說:「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是我創作過程不可或缺的對話關係。」在創作每一個作品前,他總是在腦海中揣摩各種人物的造型及風格,然後,沈澱出人物的點線面及神情,因此,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技法,更是心靈的豐富神韻。
4.雕像如我心
陳啓村有一尊牛樟木雕塑的《注茶半托伽尊者》(1998年),佛書上提及注茶半托伽尊者由於掃帚掃心地,自淨心地而開悟,除垢,則無欲,無欲則剛,此羅漢像眉宇神情,手掌、身形肌理特別讓人熟悉。陳啓村用一身木雕技藝,鐫刻一生錘鍊的愛與夢想,化尺木而成羅漢,那一尊羅漢器宇軒昂卻又凝定致遠的神情裡,我們彷彿看見當年那個聽不懂國語的小男孩,終於在藝術創作上獲得尊敬的如雷掌聲。
 


  • 分享至:   

舞,供養。

一刀貧,一刀富


同分類文章

《臺南好職人.65》就是愛上花

《臺南好職人.65》就是愛上花

為了果醬去流浪

為了果醬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