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此心明亮,一如天光

此心明亮,一如天光

《前言》
賴明亮院長與我以書和文學結緣,
仁醫慈心的他,
一生清風亮節的儒雅風範,
是我敬仰的典範。
幾日前,
他已走過遙遙的生命長廊,
斯人遠逝,留給我的是無以言詮的傷感,
多年來研讀佛經佛法的賴醫師深知「不住於相」的哲理,
走得無罣無礙,
然而,愛染塵世如我之輩,仍是難免戀戀不捨。
大悲無言,無法提筆哀思,
謹以幾年前為明亮醫師的書所寫的序言,
代言我的一份懷念與追思。
願:賴院長一路好走,得登涅槃淨土。
 
賴明亮
慈濟醫學院創院院長
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正文》
此心明亮,一如天光     王美霞
多年前,曾越過中央山脈,在海的那端為慈濟大學、花蓮師院及東華大學的年輕孩子們講授課程,當時證嚴法師送給我一枚閱讀書夾,她說:「願意翻山越嶺來此,是造福田。」我不敢自詡有多少能量,但對我而言,那的確是一趟奇幻之旅。演講當日,孩子們領我走過教室、走廊,校園裡偌大的磨石地板,一塵不染,透亮的陽光下,慈濟的志工們俯身、彎腰用雙手抹擦一片片地板,學生們走過,彎腰問候:「師姐好!」,清晨的陽光糝落在慈濟志工與年輕孩子們的背脊,形成兩道很美麗的弧線。
講座結束之後,年輕的孩子們帶我到學校附近一片廣大無邊際的玫瑰花田,笑著、跳躍著、摘來滿滿的一把玫瑰,有香檳金、純白與粉紅,我問他們:「準醫師的教育,還包括賞花嗎?」年輕的孩子們笑了,他們說:「可不是?我們院長還要我們上花道、茶道呢!」多少年之後,我都記得那位堅持養成人文教育的醫學院院長的大名:賴明亮!
人生緣份總是十分奇妙,去年七月以《台南的樣子》為題在成大演講,講座後,一位長者走來與我寒暄,他握手鼓勵著我:「你做得很好!」在這一句簡短而誠懇的話語裡,我看到他和藹慈謙的神情,主辦單位告訴我:「這是賴副院長。」,第一次我看到久仰其名,在後山造福田的賴明亮醫師。賴副院長深諳人文底藴,言談儒雅,令人如沐春風,幾次因緣得與賴副院長暢談,深有相見恨晚之感,也許是賴副院長終年浸濡於佛學的研究,思緒領域總能一片冰心月明,我喜愛聽他談生活禪,他不是哲理派,卻總能在最自在平常的生活體會中,讓我繁雜的心境推擴得一片天寬地闊、山青水綠,所以,有幸與賴副院長為忘年之友,年齡不是距離,話題永遠新鮮,舉凡文學、佛學、甚至寫作,他都能說得我瞠目結舌、五體投地,更遑論醫學領域了,他常說:「直心是道場。」我深知若不是賴副院長胸懷浩然學養,怎能讓我在此道場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呢?因此,我尊敬賴副院長,一如自家的師長。
去年奮筆再寫《台南過生活》,援筆寫作時,心中便想:自己那一點關懷普羅眾生的憨直,賴副定能懂我。書成之時,捧著草稿便去見他,賴副爽快答應為我寫序,那是他準備前去閉關禪修的前一晚,那夜,他捧著厚甸甸的書稿,一字一句索讀,又一字一句撰稿為文,黃卷青燈的深夜,文稿寫成時,是今宵酒醒何處,曉風殘月的凌晨了吧,賴副,您怎如此慈愛,願意為一個晚輩孜孜矻矻地付出呢?我讀著那一篇「祈願再過三十載」,心是溫暖的,眼是濡濕的。耕耘筆墨是嘔心瀝血的事業,若有一知己能讀我文字宇宙,便是人間難得,我之與賴副便是這般福份!
今年一月,偶爾信手翻閱週刊,乍見賴副的照片與報導,當下激動不已,佛說人皆有病身,生命一旦入世,難免殘損,但我總覺得天道好還、常與善人,這個窄化的念頭,卻在閱讀賴副面對生命的態度時,又上了一課!原本就喜歡佛學的賴副,透過投入佛學、禪修等方式,檢視自己的生活,調整生活作息,放下心中的怨懟、恐懼,與疾病和平共處,那便是「以般若力,生菩提家」的修為,難怪,他永遠給人「我心明亮,一如天光」的朗淨!
    時隔多年之後,我仍然想起那年在後山看到的捧花少年,以及那個清早潔淨的晨光。醫者,仁心,在與賴副相處的時日裡,我覺得他是在微塵世界裡,安坐水月道場卻能看見美好人心的人,因此他用人文的氣息去成全教育的理念,讓他們在拿起手術刀之前,先學會捧起美麗的玫瑰花。我想,無論擔任醫者或師長的角色,賴副都是一位提燈照路,開啟無量光明的人間菩薩。
    閱讀文學的世界,我一直欣賞蘇東坡的人格,走過一生困厄的他,在海南島歸來時,曾賦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以表心跡。賴副其人,一如其名,此心明亮,讓人可親。一生視病如親的醫者生涯,現今榮退,此去,是天容海色,是雲散月明,我相信以賴副如此深厚的學養,為後輩提點分撥,必能如天女散花,光華滿室。我等有幸、有緣祈願借一方筆墨,捧一卷佛禪,與賴副再結三十年的忘年之約!
 
附錄:祈願再過三十載   ◎賴明亮
龍年歲末,偷得浮生半日閒,與友偕行白荷陶坊,對金木水火土石碣,印象甚深。今夜由美霞老師手中捧過《台南過生活》新稿,又見碣文:「金,明淨溫潤,不利眼的光;木,木訥無言,不再察言觀色的從容;水,流暢,洗刷偏執後的自在悠閒;火,激烈一切燃燒;土,厚實,不向周遭申告的大氣,又不為難自己。」有他鄉遇故知的欣喜。今年來勤習鑽石途徑,知黃色主歡樂,綠色療癒,白色堅持,紅主能量,黑色尊貴;恰如碣文相輔相生,東西方對生命探索,竟是不謀而合。心頭湧現興奮,難道是年近花甲,仍在尋覓安身立命哲學的自己,再度受到點化?

每回與美霞老師言談,在行雲流水的暢快中,總有濃郁得化不開的鄉土味,以及對普羅眾生憨直的關懷,一切都是那麼純樸而不造作。經典有云,直心是道場,那麼和直心的作者餐敘就是修行,因此毫不猶豫答應為新書寫序。何況在台南住了二十五年,不算府城一份子算啥?不想返家拜讀,方知自恃過高。美霞老師文筆幽雅,考據詳實;而本書以萬物為經,生活為緯,編織成一幅府城平易近人的唐卡;不僅在地人的靈性受到昇華,外來者之視野更為寬廣,這豈是我區區禿筆所能比擬,竟言作序,真是大膽!

然而相遇即是有緣,只得拚命。書中所記,不論是提帆布、著木屐,午嚐碗粿,暮啖旨味,夜深訪小滿;餐畢水果一拼盤,煎餅兩包;或翩翩舞彩衣,夏日品蓮香,或笑摺千紙鶴,快墨書達摩;甚或倘佯市場間,笑聆爺爺千歲願;皆道盡小市民樂天知命,不求名利,但做自己的本質,討了生活,也利益眾生。更難得的是求完美的用心,縱知人世之夢幻泡影,仍然活得多采多姿,是真正地活在當下。

看著〈大哥〉眼眶是含著淚水的,參加過多少次的公祭,落淚的不多,而平鋪直述,更見真情,因有別離,才知恩愛。古人言,遙知兄弟登高後,遍插茱萸少一人;猶為生者相憶,而此文讀來哀傷撲天蓋地掩至。〈那一個小孩〉,則是另一番親密,讀來又把自己養兒育女的酸甜苦辣重新翻倒一回,不愧正中心坎一利箭,方顯天地萬般情。

夜深,漸睏,雖無因一字之吟,撚斷數莖鬚之苦,卻也覺賴郎才將盡,不如睡去。本書名《台南過生活》,想尚未挨家挨戶臨場品賞,是以朦朧間,祈上蒼垂佑,願於台南再渡三十年,則定不負此生,好好過生活。

是為序。

 
 


  • 分享至: